目前分類:親職教育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個人多年來關懷社會適應不良偏差行為青少年及中輟學生問題,在實務輔導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特殊青少年,普遍學業成績落後,學習成就和自我價值低,自信心不足。由於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常遭受批評指責,且幾乎很少得到讚美。週邊的人長期都認為他不好,長久下來就統合出一個不好的自我,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了,不得人緣,不能幹的,沒有信心的。自己也認同一個不好的我,不好的自己。

  在我們從事中輟復學輔導的學園中就有許多類似前述的例子,家長對於孩子沒有任何期待,認為只要不惹事就好了。孩子考試30分家長也沒有表示關心之意,考100分家長也沒有任何誇讚之詞。所以當學生游泳游的不錯,社工員誇獎他能力很好,學習很快時,學生自己都還很懷疑的說:「真的,我真的不錯嗎?」當學園舉辦歌唱、棋藝、球類各項競賽,鼓勵學生勇敢於展現自己,肯定學生的才華,讓學生對自己越有信心時,有學生就說:「以前在╳╳國中時,從不會被叫到,因為老師大都叫功課好的或是差不多那幾個,現在常會成為焦點,感到很不習慣。

  一個人不可能全然是不好的,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多鼓勵孩子、讚美孩子。但我們不是希望父母或老師以很抽象或灌迷湯似的讚美孩子,例如對孩子說「你很聰明,你很優秀」。而是要以具體的事實,欣賞他的優點,讚美他的表現。例如「你的圖畫畫的很精細」、「你的文章寫的很感人」,以建構孩子好的自我和自信。一個自信與自尊遭受損害的孩子,將形成自我統整不完整的現象。人的自我統整發生問題,就可能轉變成邊緣人格。他可能較不能拒絕不利自己的誘惑,不清楚自己的立場,因而會產生社會生活適應的問題。

  在全國中輟會議中,教育部訓委會何進財常委曾說:「創造被需要的價值」。也就是讓這些中輟的孩子,不管在家庭、學校、社會都覺得自己是有用的。多發覺孩子多方面的長處,減少指責和批評,讓孩子能感到有價值及尊嚴。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麻煩製造者』,讓孩子能在快樂學習的環境中長大。

  發展孩子多元的智慧,培養課業以外的成功學習經驗,進而增進其自我肯定過程,正式我們協助這些社會適應產生危機的青少年及中輟學生最基本最核心的內涵。學者蔡德輝教授常常提及一個觀念,「寧可事前花一分的預防,也不要事後做十分的補救」。也有學者提出「我們寧可一年花二、三十萬來協助一位危機少年,也不要浪費兩億的社會成本來解決如陳進興之類的問題」。願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有心人,一起來投入搶救危機少年的工作,一起來耕耘希望的園地。

(作者: 李建清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許多父母在面臨孩子的管教上,總會碰到困擾的問題。尤其當家中有十幾歲的青少年時,常讓為人父母者面臨管教的最大困境。最近我們與縣政府教育局合作辦理中途學校,當我們接觸這些學生家長時,更讓我們發現他們在管教子女方面確實出現不少問題。

  其中有父母因過度的溺愛、放縱孩子,卻更讓孩子的行為為所欲為。有位母親在拗不過14歲女兒一再的要求下,答應買機車給他。但母親想,女兒平常抽煙的行為也讓她頗為頭疼,因此在這時候,向女兒提出要求,希望他戒菸,否則機車就不讓她騎。結果當然是機車女兒在騎,煙照樣再抽,而母親仍然束手無策。

  首先這位母親,因被女兒吵著要買機車,不勝其煩的作出讓步的決定,其實就是一大錯誤。母親自己也知道現行法令並不允許14歲的孩子騎機車,讓心性未定的孩子騎機車,其危險性也是可想而知。但自己的「情緒」卻因被女兒的「煩」所干擾,而無法有理性的堅持和判斷。之後,我們更聽到這位母親,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內心較好過,讓自己錯誤的決定合理化,而告訴自己說「她的朋友也都在騎機車,就唯獨她沒有啊!」「她也有這個需要,否則還不是讓那些壞朋友載,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載她
啊!」


  再者,都答應女兒要買機車了,但母親心有未甘,再與女兒談條件,希望她戒菸,結果當然是失敗的。其實這位女兒也是早已洞心理,為了想買機車,母親什麼要求,都事先敷衍的答應她,之後不遵守約定,目的已達到,母親能耐他何?悉母親的母親最後還是無法堅持,如果女兒不戒菸,就把機車沒收的決定。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母親幾乎是節節敗退,女兒行為得寸進尺。

  為人父母者,應該提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基本生活所需,但無條件的愛並無法以物質代替。父母光給錢和東西是不夠的,只有關心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有時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多賺些錢之間,兩者是有衝突的。父母親必需作出正確的抉擇,否則犧牲了與孩子相處和教育的時間,以後孩子出了問題,可能花數倍的時間都不足以彌補。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在市區街頭,映入眼簾的,除了一般的商店,在這一、二年間,最常看到的,可說就是「網咖」店,如雨後春筍的林立於街頭。而流連於其中的又大多是在學的青少年,加上網路交友傳出的離家、傷害、糾紛及網路情色事件,讓許多的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對於網路所帶來便利之外的負面效應,有許多的擔憂和不安。甚至有部份學者對於青少年沉溺網路世界,而造成信心能力的不足,不能面對現實及挫折,易沮喪和情緒低落,抱負水準不當,眼高手低,人際關係發生障礙,與現實生活疏離的現象,提出所謂「虛擬人格」的警示,呼籲社會大眾一起重視青少年網路生活所帶來的隱憂及其引發的後果。

  網路之所以吸引時下的青少年,主要是它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它讓青少年在線上與不同的人進行互動,提供了無限的探索空間。在網路世界中因具備高度的匿名性、互動性及便利性,青少年可以有人際互動的自我選擇權,它沒有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互動選擇外觀長相、功課成就所造成的壓力,可以自在地發展人際關係而不自卑。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可以化身成為一個十八歲的清純少女;一個學業成績低落的國中生,他可以告訴網路上的朋友自己是一個台大電機系的高材生。這與網路使用者的心態是否健康,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應教育青少年,在使用網路交友時應小心謹慎,不應存心欺騙,同時也要保持適當戒心,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在這虛幻的網路生活是否能與現實生活整合,不妨礙現實生活的運作,或是會造成另一病態人格的形成?這是值得大家關注的。

  青少年網路使用所衍生的負向問題,主要是其無法自我控制及作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因此需要父母親及老師適度的規範和引導,特別是父母本身若對電腦網路有所了解與熟悉,將可協助青少年再使用網路時,能更安全、愉快和具教育性。

  平時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的建立是相當重要的,在輔導青少年的過程中,我們往往看到父母發現子女過度沉迷於網路,而引發各種負面作用時才開始約束青少年,期待子女立即減少並改善網路的使用,若加上平日親子互動關係不佳,在父母約束子女網路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父母親平時應教導青少年有計劃且有選擇性的使用網路,分辨是屬學習的時間或休閒的時間,即使是休閒的使用網路,也要有適當的時間安排,而不是漫無目標的上網,不知何時下網。父母親應多安排或鼓勵青少年發展多元的休閒生活型態,特別應多增加「生活體驗」的活動,教導青少年擴展多元的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關係,而不過度的依賴網路。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祥輝的爸爸氣沖沖的走進學園的辦公室,劈頭火氣就很大。「老師,老師,你說說看我到底是造了什麼孽,那個死囝仔每天玩到半夜才回家睡覺,把家當旅館,平日不說話,開口就是要零用錢;唯一要求他要好好上學都做不到,將來能有什麼前途,我還能指望他什麼?」、「小時候他很乖的都不需要我們操心,一定是交到壞朋友被帶壞的!」、「老師你看怎麼辦?要叫警察還是找法院?給他教訓一下!」我起身將祥輝的爸爸迎向會客室坐定後,傾聽他對孩子的失望、無奈,其中也帶點對孩子不合理的教導、期待及很多父母的迷思。

  一般父母所認為「孩子小時候很乖,根本不需要操心」是迷思的第一步。其實以發展理論分析,幼兒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正是所謂「教育的黃金時期」此階段父母應該用心營造良好的教育學習環境與氣氛,愉悅的陪伴幼兒奠定優美的人格,尤其到兒童階段,孩子已逐漸形成其價值觀,但此時很多父母卻認為「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大了」便將「教育」交給學校,與孩子的關係只剩「養育」,最後甚至在「忙碌」的藉口下連孩子的三餐也交出去給錢讓孩子自理。父母急著「卸責任」,孩子倒也樂得自由,與父母的交集漸少,父母便以「孩子小時候很乖根本不需要操心」而疏忽教養,最後在孩子問題行為呈現後,更用「被別人帶壞」將親職責任再次推給他人,其實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親子價值觀的誤謬則是多數父母的迷思之二。許多父母帶著「養兒防老」的觀念,認為現在好好栽培孩子,將來才可指望有他的照顧;所以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時,則將自己的不當期待所帶來的無奈、失望、焦慮等負向情緒加諸在孩子身上,而忽略同理孩子的感受,甚至將寶貴的親子關係破壞殆盡。還有些父母則是認為「養兒只是義務」,所以有給他吃、住等生活需求就足夠了,也不期許孩子的表現,不花心思、時間教導孩子,更別談「陶冶性靈、開闊心胸、端正品行、開發潛能」等潛移默化其氣質,孩子發展自然受「好逸惡勞」、「趨樂避苦」等動物性本能影響,等孩子心智成熟度跟不上身體的成長時,所呈現「缺乏責任」、「低自制力」的本質時,也正是親子關係緊張的開始。

  「因為孩子太壞,所以拜託各路專家來教」更是父母在孩子出現社會適應困難行為時最常有的迷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出現階段性問題,例如:拿別人的錢、和人發生爭執、說非事實的話、想證明自己的獨特性…等等,很多父母由於被擔心、生氣的情緒淹沒而對孩子及自己失去耐心、信心,很快的從表面孩子的行為便認定孩子有偷竊、打架、說謊、不守規矩等偏差行為,而給孩子扣上帽子,在缺乏同理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下,親子關係一但陷入「互不信任」時,父母更是「運用所有資源」慌張的急於「搬救兵」,殊不知各路專家亦僅能提供意見、教導父母,「親職」之重責大任仍需自我承擔,「解鈴還需繫鈴人」和諧美好的親子關係,絕非假手他人所能獲致。

  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時間越久,越發感受到「父母親職教育」的重要。如同「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一般的,「我們更不能期待孩子擁有我們不曾給予的東西」,要孩子具備樂觀進取、誠實謙虛、認真負責、愛人惜物等優美人格特質,父母除了自己繼續不斷成長以身作則外,更應用心於「親職教育」,透過愉悅的陪伴孩子身心成長、積極鼓勵賞識,以發展孩子潛能、培育社會良好公民為目標,珍惜血濃於水溫馨美好的親子緣分。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表現於個人的習慣、態度、生活適應和價值判斷上成熟的道德觀與健康人格息息相關。它是個人幸福之所賴,社會安定發展的憑藉,更是個人不斷發展和精神生活的動力。二十一世紀,無論在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等各方面,變遷極為快速,競爭與壓力是現實生活的特質:多元價值與開放的社經活動,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因此,培養學生心理健康人格,才有樂觀、勤奮、上進和開朗的生活態度。教導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及品德,才能創造個人幸福和社會繁榮,提升國家競爭力,面對國際化及全球化的競爭,教育不但要把人教得聰明和有能力,更要培養健康的心靈、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才能開展個人幸福、潛能和視野,促進國家社會的繁榮與進步。因此,e世紀的人力觀念,將是能力、健康和道德的融合。國民教育必須在人格教育及道德教育上多下功夫。

  道德教育再受重視,約在二十世紀90年代心理學的研究指出道德發展良好的學生,自信心較高,人際關係良好,合作學習及成續表現部較傑出,近年來,美國及歐洲國家對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普遍重視,他們對學生的生活紀律和規範極為重視,對於基本道德陶冶和啟發亦多所著力。亞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亦重視這方面課程。道德不是光靠說教能培養得出來的。它需要透過習慣的養成、生活體驗、身教和討論等陶冶過程才培養得好。道德不是短時間能教得來,更不是長大之後才教,而是從嬰兒開始,就應進行陶冶。最近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的研究,更提供豐富的知識,告訴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思考和價值判斷,必須及早開始。多年來我從事輔導工作,對於不同年齡層生活適應問題,有更多了解。我相信現實療法的大師葛拉塞(William Glasser),對健全人格所作的指陳是正確的。他說,個人能成功實現其人生,是從面對現實、責任、道德和參與中發展出來的。因此中小學生道德教育,不僅要提早進行,更要從生活體驗、負責與情境參與中培養。以下我提出幾個最根本的道德教育觀念,供大家作參考。

一、重視道德陶冶
  孩子需要一套道德價值和生活準則,用以判斷是非善惡,諸如誠實、友愛、負責、正義、信仰和對生命的珍愛等等。他們也需要具體易懂的基本生活規範,做為發展自律的基礎。這些作息、待人、學習、工作和娛樂的好習慣,若在童年之前沒有形成章法,未來他的人際關係、情緒和自尊的發展,將受到阻礙。美國雷根時代的教育部長班奈德(William J.Bennett),在他卸任之後編了一本《美德書》(圓神出版),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他說:「對於孩童的生命最具影響力、最具決定性的,莫過於沉默的生活規範,所發揮的道德力量」他接著說:「除了規範、習慣和範例之外,還需要道德的認識能力。
」於是他用故事、詩、散文和其他作品,幫助孩子認識道德。當然,他更重視身教的示範,因為兒童必須親眼看見大人以嚴肅的態度實踐道德。三十年來,我從事心理輔導工作,大致獲得一項結論:道德的能力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生活幸福的動力。因此,父母親應該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很容易被誤解為嚴格遵守準則規條,而造成良心的責備、內疚、刻板和聽命於權威;也易被錯解為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凡事要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前者造成心智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康;後者則易生反抗,導致道德教育的失敗。我認為道德教育是透過生活經驗、習慣和認知建立起來的高級心智力量。它有三個必須把握的要領:
1.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或建立規範。
2.身體力行,父母師長要以身作則。
3.孩子表現出來的善行,要予以肯定、欣賞或獎勵
  如果你拿著道德準則,嚴格要求孩子去遵守,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在經驗中建立道德準則,在孩子能領會的故事、詩篇和散文中,辨識善惡是非。以下幾種方式,對孩子道德能力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事中輟復學學園學生的輔導工作,我總是把學生的家長輔導當作是重點工作。每一個新生的家庭訪視或是親師座談會中家長們總是對自己的子女抱怨不停:「我們說他兩句就嫌嘮叨,罵得比我大聲,不高興門一摔就出去」、「我的女兒好懶惰,每天吃喝玩樂看電視,從不曾幫忙做一點家事」、「作家事?想都不敢想,只求她不要給我惹事」,家長共同的心聲大都是認為養孩子很不值得,總把最好的享受留給子女,而孩子非但不懂父母的心,還甚至經常傷透了父母的心。這種孩子年齡愈漸長,與父母親的心理距離卻漸遠的現象,無形中也造成家長「習得的無助」感。其實親子間是一份很深的緣分,若能多花一點時間、一點心思經營它,享受美好又貼心的親子關係並不是那麼的難。

  大多數家長其實都很用心的擔任起應有的親職角色,也深怕自己的孩子變壞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與孩子相處隨時都戰戰兢兢的負起「管教」的職責,糾正孩子的說話或行為,孩子久而久之自然不太喜歡與「糾察隊」在一起,對父母總是敬而遠之;有些家長則是過於呵護子女,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樣樣為孩子準備齊全,養成孩子被動、懶散,會享樂不懂得付出的生活態度,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卻從不要求自己也應該盡「子女」的責任,父母當然感受不到子女的「貼心」。

  我有兩個「貼心」的女兒,通常她們都能主動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包括起床、盥洗、穿衣、整理書包、寫作業、閱讀)及依能力不同協助分擔家事(晾衣、收衣、摺衣、端菜、拿碗筷、擦餐桌),最令我感到滿足愉悅的是我們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而這一切都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去建立,其中我們都喜歡「聊天時間」。所以我很樂意將「親子聊天」與父母親們分享。

  一、 何時聊天:利用心情輕鬆、平靜、沒有必須立即處理事務的時間,通常我建議可以利用睡前、幫孩子洗澡、洗頭或一起做家事、假日傍晚騎腳踏車時、同坐車上或是閒來無事時,都是很好的聊天時段。

  二、 聊些什麼:聊天的內容可依時段的不同或時間長短分配不同的主題。白天我們各自在不同的場所工作或學習,舉凡週遭接觸、發生的人、事、物,總令我們產生一些感受、情緒,長久累積就形成價值觀,父母親若能利用聊天時用較為正向的觀念和孩子分享,相對的,孩子就比較容易建立樂觀、積極的處世態度。所以從舉足輕重的世界偉人到身邊感人的小人物、音樂種類、環境保護、分享一本書、一部影片都可以是聊天的題材。

  三、 如何進行:聊天時可以播放一點優美的音樂,因為在美好的旋律下心也會跟著柔和起來,有時沖杯飲料(奶茶、咖啡、果汁皆可)吃點點心,也會讓氣氛輕鬆;再者父母不能先預設任何立場,否則又會淪為說教,傾聽與表達同樣重要。當孩子表達挫折時,父母可以給予安慰;孩子有創意的表現時,父母給予讚賞;當然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難過、生氣,孩子也會學習傾聽或安慰父母,或只是話家常、說說笑話,謹記盡量降低父母的權威感或指導性,因為雙方在沒有壓力下愉快的聊天是增進彼此情感的好時機。

  「貼心」就是不僅懂得對方的心,還做出適當並合於對方心意的行為舉止來,使雙方都有一股窩心、溫暖、甜蜜的感動。想想若在父母身體疲倦不適時,孩子除了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主動幫忙家事減輕父母負擔或壓力,貼心的噓寒問暖如同父母對待她們一樣(試著想像一下這是多美好的畫面)想擁有親子間貼心的感受嗎?其實並不難!就從每天找時間與孩子「聊天」開始建立或修復親子關係,只要去做永遠都不嫌晚!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我們真的很疼孩子,從小到大他要什麼,我們都買給他,房間裡有音響、電腦、冷氣,要手機也買給他了,這樣我們還對他不夠好嗎?現在還要求買機車,我們是擔心他的安全,不敢買給他,他居然就威脅要離家出走!我們以前哪有這麼好的生活,現在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近來常接到不少家長的親職諮詢電話都有類似的感慨與長串的無奈。

  聽著聽著,腦中浮現?電視裡樂透的廣告「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那個令人莞爾的畫面。經濟掛帥、功利取向的社會,父母親忙於賺錢給孩子有更好的物質環境,甚至成了孩子的無限供應者,對養育孩子的意義、條件、目標都是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有能力賺較多的錢」,而忽略孩子的人格、精神成長。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都有其生命任務,發展各項能力(注:艾力克森之生命週期理論)。嬰幼兒時期父母親若習慣用物質給予來「疼愛」孩子,孩子學習到的是「玩具、物質=愛」,到兒童期,孩子問題漸漸顯露,父母接著用物質滿足來「希望」孩子乖、聽話,孩子所學習到的是「物質=控制」,到了青少年期,社會接觸漸多物質需求增強,由於孩子成長經驗到的是「物質=愛=控制」,所以孩子自然也學會了「買東西給我才是愛我,否則我就離家出走控制他們」,此時父母親才發覺事態嚴重,孩子心智未成熟卻已居主控權位置,親子間的隔閡、衝突便開始不斷上演,再者,孩子進入到屬於青少年的物質世界和父母親更脫離了生活軌道,親子間交集漸少,唯一的互動大概就是「要零用錢」。此時父母想要影響孩子的人格成長就比較難了。但仍可透過父母親一次次「根據事實、表述情緒、沒有批判」的「合理對待」及讓孩子在自然情境下「自我承擔行為後果」重新學習。
  
  「孩子目前的狀況讓身為父母的相當的憂心,且不知該怎麼辦是嗎?」、「所以,您們現在認為培育一個品格端正的社會公民,比希望他會賺錢來的重要一些,是不是?」我聽得?父母們的心聲。「是啊!多希望用一切換回孩子的懂事!」果然是速成文化下的速成父母。然而孩子在嬰幼及兒童階段應奠定的「信任、獨立、創造力、勤奮」等人格基礎,都需要父母用心、用愛一點一滴來培育,絕不是用錢可以快速換得的。「那麼,一切都太晚了嗎,孩子不可能變乖了嗎?」聽到父母親們幾近絕望的擔憂,我總是充分散發信心給他們「去做永遠都不嫌晚,但關鍵仍在父母能否以身作則,重視精神甚於物質,以踏實取代速成,並堅持下去」提供父母親許多親職教育的資訊,再次肯定父母的覺察與用心。掛上電話,滿心期待大人小孩都能成長,並找回屬於他們的溫馨親子情。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告訴你,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如果你在**學園這麼一個沒有壓力的地方再待不下去,我看只好送你去教養機構住了」小敏的爸爸語帶無奈又威脅的對著一臉不在乎的女兒斷斷續續的重複著。我將眼光轉向眼前這個叫小敏的女孩,一頭金黃短髮、低腰牛仔褲、誇張的大耳環;她原本閉起的眼睛,終於不耐煩的微微張開並用眼角的餘光,銳利的掃向他的爸爸「你搭係唸煞沒?」「災啦,要走緊走啦!」「爸爸告訴你是為你好,你這是什麼態度也不怕老師笑」看著父女兩沒有交集的對話,我讓小敏先到教室上課,回頭招呼一臉擔憂還有好多話要說的小敏爸爸在會客室坐下。

  「老師,你不知道我們為了這個孩子我跟他媽都快瘋了,我們也知道對孩子要有愛心、耐心,不要處罰,所以孩子犯錯,都只有說說而已,我們也是一次一次原諒她給她機會。小時候她真的很乖的,就是國中後交了壞朋友,還有電腦網友都很壞,我們是為她好,怕她被騙,她都不知道我們的用心」看起來又是一個受了「專家說孩子犯錯不要處罰」荼毒的受害家長。甚至替孩子的行為都找好了藉口,是交了壞朋友、是電腦的錯,我想若家長都不讓自己或孩子為自我行為負責,認為孩子是別人帶壞的,間接否認孩子有自主能力與判斷力,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判斷是非,結交益友,不被損友帶壞呢?

我詢問小敏的爸爸,小敏若無法適應這裡就真的如他告誡小敏的要將她送到教養機構?小敏的爸爸一臉尷尬的說:「我們也只是嚇嚇她而已」,「你覺得小敏會相信您所嚇她的事嗎?」「所以我們也要拜託老師也嚇嚇她」。我反問「如果嚇她有用,從小到大您們嚇的應該夠多了,怎麼還會讓您們頭痛呢?」小敏的爸爸也開始動搖「或許她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嚇她、哪些是真的會發生的」、我接著說「也有可能從小嚇她的經驗裡她發現,無論什麼事您們都會為她承擔,而她頂多只是被唸一唸而已」。所以對孩子說話前先考慮「合不合理」、「適不適當」,如果明知不適當不合理就該避免說出口。試著讓孩子承受合理的行為後果,才是培養孩子自主性與自我承擔的責任能力。
  「那孩子犯錯到底要不要處罰?」小敏的爸爸似乎還帶著疑惑。我整理後解釋:首先是了解「犯錯」的定義為何?其次是「要不要」?再來是選擇何種「處置」最適當?例如曾經在街上看到一個爸爸對於四、五歲的男孩不小心把剛買到的冰淇淋掉到地上而痛打他的手背,並嚴厲斥責「還敢哭」。那個爸爸或許認為孩子犯了錯,就該處罰(打罵),然而若再理性的想想:一個小男孩,邊走邊要顧到手上的冰淇淋,要能不跌倒、不碰到別人、又要平衡冰淇淋的確有些困難,所以掉到地上應該可以預期,我想這便不該定義為「犯錯」,當然就不該有後面的「處罰」的問題了。但值得大人省思的是,應該教導孩子先坐下來或找一個適當的地方好好享用冰淇淋,若因孩子不接受而執意跑來跑去,此時若是掉了則可給於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沒得吃了或延後吃到,並帶著孩子把地上擦乾淨。我想孩子也會學到承擔自己造成的後果。孩子也可能因此難過的哭,很多父母則會認為孩子在外面哭是「丟臉的」、「被看笑話」的急著要制止,一種是用打罵威嚇鎮壓孩子不准哭,一種則是順從討好平息他的哭。其實哭是人類自然情緒的流露,此時父母只要「同理」孩子,說:「你一定很懊惱自己弄掉冰淇淋,覺得很可惜喔?」允許他的感受存在,孩子是在「經驗」裡「成長」的,從此事件裡也學會為所作所為負起後果,也允許自己的感受存在。

  更近者常在學園聽到家長告誡孩子「你若給我再翹課,我就打斷你的腿」,但家長一旦知道孩子翹課通常都是急著到處找,當找到孩子卻又關心孩子有沒有吃飯,早就忘了早先撂下的狠話,或是數落一番後,說出更嚴重但永遠做不到的警告。孩子經由經驗判斷父母都是隨便說說的,當然不會太在意自己到底有沒有「犯錯」,後果的「處罰」也都被父母唸一唸的恐嚇威脅所「承擔」了,長久以往的「嚇嚇」孩子,不但收不到任何效果,卻也嚇走了孩子最重要的「自主性」、「判斷力」與「責任感」。小敏的爸爸似乎更清楚了,並接著說「因為父母越是撂下越嚴重的警告,孩子越是知道父母一定做不到,就更不需承擔責任」,「所以我應該對小敏說說合理的話,而且說到要做到」。沒錯,因為孩子可不是被嚇大的!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放暑假,讓就讀四年級的女兒參加一個三天兩夜的活動,婆婆得知後有些不高興的告誡我「還這麼小就敢讓她外宿,若發生意外怎麼辦?」當時我也的確因此而忐忑不安了一下,然而到了和女兒約定的時間,女兒就準時的打電話回來報平安並分享一天活動的心情,我也才鬆了一口氣。活動結束後,女兒平安回來,還滿懷興奮的謝謝我讓她參加活動,她把自己換下的衣服都用手洗乾淨晾乾摺好帶回來,也把自己的衣物歸位,讓我見識到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也讓我親身體驗到當父母的要「對兒女適時適度放手」的確不容易。

現代的父母孩子生得少,每一個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基於「愛」就難免過度保「護」,卻也因此扼殺了孩子的潛在能力。嚴重的甚至到了是非不分的境界,如每年大學聯考總有家長花大錢幫孩子作弊,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好學校,在東窗事發後,家長更以「天下父母心」來為自己的不當行為作為合理化的藉口;輕者,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不僅送補習班學各項才藝,幫孩子讀書畫重點複習,乃至代替孩子做出美美得高分的作業,遇到月考時比孩子還緊張,斤斤計較每一分;父母與孩子一起迷失在求知的目的裡。父母總認為沒有任何事比「把書讀好」更重要的了,真的,把書讀好的確很重要,「知識就是力量」它也是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的動能,然而培育一個守法、勤奮、謙恭、有禮、善良、快樂的孩子也一樣很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二者並不相違背,甚至可以相輔相成。

一歲學步時通常父母懂得試著放手,二歲牙牙學語父母也會允許孩子用錯字發錯音,但是孩子漸長開始練寫字、畫畫,父母開始受不了,非得幫孩子抓手、糾正不可,甚至擔心孩子功課輸別人,幫孩子料理一切生活所需,為的就是讓孩子全心全力把書讀好,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從父母那邊得到訊息便是「我只要讀書就好,其他都不關我的事」,待孩子長得越大,對於讀書以外的人際應對進退、家事、生活習慣、禮貌態度、價值判斷各方面缺乏學習,於是養成孩子不懂互相尊重無法自我負責,如此只會考試不會生活的人,將來的社會適應仍舊會出很大的問題,而父母難道還能幫一輩子嗎?

所以鼓勵父母在孩子求知的過程中「適時適度的放手」就顯得很重要。在孩子成長中父母只要營造鼓勵的情境,不過度左右孩子,欣賞孩子什麼也畫不像的塗鴉;讚美孩子尚無法將桌子擦乾淨的認真;陪伴孩子閱讀聆聽他的想法;肯定孩子親手創作或許不盡完美的作業;從父母的「適時適度的放手」中,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也從父母的身教中學到鼓勵、欣賞,培育積極樂觀的孩子,至於考試,就真的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女兒拿起電話打給一向疼愛她的奶奶「阿嬤,我回來了,聽說你很擔心我…」,看著女兒用道地的台語和阿嬷愉快的聊著活動發生的趣事,我心想下次真的可以讓她自己放學走路回家了。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期初的家庭訪視是我在學生輔導工作上很重要的一環。家庭是影響孩子最基礎、最重要的地方,尤其在建構個人的觀念、生活習慣、態度乃至認知上都佔有絕對的影響力。在學園學生的家庭訪視過程中,發現一個現象即是「現代孩子少有做家事的習慣」。而當我進一步再追問家長是否會要求孩子共同參與家事時,家長們總是灰心喪氣的說:「要孩子做家事,就要和他吵架,還是自己做比較快」或是「想都不敢想,求他不要再給我惹事就夠了!」,言語中充滿了對「親子關係」的失望與無奈。
  在現代經濟掛帥的社會,父母親也迷失在「錢」的虛幻價值中,有些父母認為做家事又不能創造利益,所以只要求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才有能力賺更多的錢,所以從小幫孩子打理好一切生活起居,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在養尊處優之餘,也往往養成不負責任、不懂尊重、感恩、自我中心的性格;所以與其說「親子關係」不良,導致父母叫不動孩子做家事,倒不如說是「沒有教導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習慣」,易造成日後孩子各項能力發展受限,甚至引發親子關係的疏離。
  讓孩子參與家事好處真的很多,以我個人為例,兩個女兒從小就是我做家事的好夥伴,尤其星期假日的大掃除,女兒會播放我們喜愛的音樂然後穿上工作圍裙,一邊聊天一邊工作,有時也會心血來潮交換工作或是發揮創意改變工作方法甚至改變家中擺設,在清潔工作完成後再來個點心製作時間,我們總是在愉快嘻笑中完成很多家務,無形中也訓練了她們身手靈巧,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共同負擔家務中以提升生活品質外,也體會到家人間彼此關愛、互助合作的幸福感受
  一、做家事沒有年齡限制:二歲的孩子用唱兒歌慰勞父母辛苦、收拾自己的玩具減輕父母負擔。四五歲學習摺衣服、遞茶水,小學之後舉凡掃地、拖地、洗晾衣服等一般家務都可以自己動手來。
  二、以家庭生活為中心:很多父母常以孩子為生活中心,總是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每天跟著孩子打轉參加各個補習,認為孩子已經夠忙碌了,哪有時間做家事;凡事為孩子準備設想周到,其實也是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家事應該是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家人分擔能力範圍內的家事是善盡自己的家庭責任並非是幫爸爸或媽媽的忙。
  三、耐心陪伴沒有捷徑:孩子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剛開始做家事時難免會有力不從心的情況,此時父母要有耐心指導、包容、鼓勵,切忌責罵、抱怨、數落,甚至搶回自己工作,也易造成孩子的低成就感。
  四、成員共同參與家事,凝聚幸福情感:家庭事務透過家人共同討論、決定,發揮創意甚至一起工作,一起快樂聊天,分享感受,彼此欣賞,讓做家事成為親子間優質的互動。
  五、合理要求,有所堅持:不要一味以懇求或恐嚇威脅甚至物質交換、賄賂等手段要孩子做家事,也不要因為孩子課業或其他理由同意孩子不必做家事,只要要求合理,還是要堅持正確的決定並要求孩子應有的具體行動。
  心理學家甚至為從小有無做家事的青少年做過長期研究,發現小朋友從小的時候,父母有訓練他們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後在人際、樂觀、自信、負責、勤奮、主動、挫折容忍度、關懷他人、精神健全乃至經濟上都較從小不做家事的孩子有明顯的優異表現。做家事好處這麼多,關心孩子的父母親們豈可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開學,學生個個興高采烈的回到學園,聊的話題不外乎是過年去哪裡玩?收到多少紅包?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聊個沒完。「過年好無聊,還不就是跟朋友到處晃,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拿到紅包」「我的媽媽最小器,只包給我二百元,說什麼怕我亂花,還是我阿公最好了,一包就是二千元」、「過年就是吃飽睡、睡飽吃,電視播的節目都差不多,比平常還無聊」、「我到處收紅包,也分不清誰給我多少,但和朋友天天出去吃喝玩樂,都花光了」、「我才生氣呢,明明是我的紅包,我媽還找藉口說什麼怕我亂花要幫我保管,我們還因此吵了一架」。聽到學生們的過年情形,我也索性和學生分享我「小時候」的過年。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大人們一年到頭難得不上工,家家忙著打掃、拜拜祭祖,準備一年一度豐盛的年夜飯,孩子們跟進跟岀的湊熱鬧好不忙碌。離家的親人也回來了,到了晚上全家圍爐吃年夜飯,大人們發紅包給孩子,小孩子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東西,買鞭炮抽糖果…,「過年」就真的是歡喜的氣氛。至於「紅包」,收到時的驚喜過後就等著繳交過完年的開學註冊費、午餐費,紅包袋內所剩已經不多了,再小心翼翼的放好等著支應預算外的其他費用…。或許是不寬裕的經濟環境,總是很感恩因為過年而享有難得的物質奢華以及收到紅包帶來的幸福感受,所以「過年」猶如為乾旱的農田下了場適量的雨水,足以讓種苗再發芽,滿心期待著。

我試著問學生:「收到叔叔給的紅包,是不是爸媽也發紅包給叔叔的孩子?」、「阿公給紅包,是不是因為爸媽也包了紅包給阿公?」同學們想了想滿臉疑惑的問我:「那這樣子,我的紅包錢其實也就是我爸媽的錢囉?」、「那大人幹麻要這樣給出去又從小孩子那裡收回來,到最後都落入我們的口袋?」、「我倒認為錢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每個紅包都代表一份愛與關懷,給你紅包的人一定是愛你疼你的長輩,金錢的運用就看你是要選擇輕易的揮霍或珍惜擅用每份帶著愛與關懷的紅包囉!」接著同學們開始討論若是從小到大都能將紅包存下來將來應該是個「有錢人」了。

再問同學知道過年的相關習俗及其意義嗎?看著同學滿臉疑惑的答「過年不就是吃年夜飯、拿紅包,還有不用上學嗎?」那你們就太小看祖先的智慧了:祭祖拜拜,慎宗追遠,感恩祖先神明的保佑讓我們又平安度過一年;大掃除,齊力合作除舊佈新掃去污垢掃去不如意,也不忘懷抱新希望;圍爐吃豐盛的團圓飯,也讓一家人的心緊密在一起;發紅包,有能力的人將努力賺來的金錢分享給長輩與孩子;甚至過年期間大人也會克制自己不打罵孩子,也約束孩子不能說不好聽的話,不論貧富家家總比平常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心情好一點,因為「過年嘛」!

最後我們一致的結論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流傳下來過年的習俗,真的是富有智慧與意義的」我們約好明年的過年大家都要參與家中過年的各項習俗,相信今後過年對學生們而言除了紅包外,也會有滿滿的「幸福」。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從事社會工作的許多經驗中,面對行為有困擾的兒童少年的父母,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不是沒有好好跟他講,但怎麼跟他講都沒用,我只好用打的啊」;「我對他已經沒辦法了,除了用打的我不知道要怎麼教他」。這些父母親在面對孩子時總是充滿挫折、壓力、憤怒和很受傷,他們親子間的關係也都經常呈現非常緊張的狀況。

  那究竟如何從親子的困境中走出,有效的改善親子關係呢?我發現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有情感的親子關係是管教的基礎。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才會對人作情感依附、產生安全感和信任別人。父母子女互相信任,有情感聯繫,管教才能變得容易。有人說:「情感關係像幼苗,需要時間和心思去栽培,親子的情感尤其需要足夠的養份,才會開花結果。」

  當孩子還是嬰兒時,只要餵他、抱她、給他洗澡、跟他玩,就可以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但當孩子學會走路後,父母親常會忽略了要繼續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此時父母親常會要求孩子要做什麼或不要做什麼,角色變成發號司令者,較少參與與孩子一起做些事情。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是需要時間的,不花時間而要達到教養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事。有許多的研究都顯示,父親每天給孩子的時間,不足十分鐘,而媽媽也不及半小時,這麼少的親子互動,能夠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真值得懷疑。

  我自己每天負責接送孩子,下班後也大部分的時間和孩子相處。 和 太太陪孩子一起談心、看影片、打球、聽音樂、騎單車、說故事、喝茶、找資料、做家事、探望長輩…,是我很快樂的時光。我女兒現在就讀五年級,還會撒嬌要求抱抱,就讀二年級的女兒每天睡覺前都會跑來跟我說:「爸爸,睡覺前別忘了要來看我喔!」親子間常感受置身在溫馨的氣氛中。因為我不想和許多的CEO一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太多的時間跟家人在一起,錯過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光。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關「良好親子關係」的文章,我覺得相當不錯,在此與大家分享。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的教育觀一面倒向「愛」的教育,父母在食、衣、住、行各項生活所需總是盡力給孩子「最好的」,手機、電腦、MP3還有各式各樣的補習為的都是要讓孩子超越別人,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愛」孩子;把孩子打的遍體鱗傷,是要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也是「愛」孩子;父母買機車給國中生的小孩也說,怕孩子去偷別人的機車犯法,也是因為「愛」孩子;父母親負債累累生活困難,因為「愛」孩子不想讓孩子跟著痛苦,便攜子女自殺;孩子在校遇到挫折,中輟了學業,白天在家睡覺,晚上上網聊天玩樂,父母卻說因為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也是愛孩子。曲解的愛是多麼的沉重呀!

  過度及不當的愛都將適得其反,這也印證了古人「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道理。愛得太多,保護得太好,讓孩子被愛得喘不過氣來,猶如在無菌室長大的孩子,失去了抵抗力,抹煞了孩子主動積極的能力與動力也無法適應外在環境的壓力及競爭,甚至也讓孩子認為凡事都是「應該」的,缺乏責任、不知感恩。而不當的愛更是嚴重影響造成孩子價值衝突、人格偏差的肇始起因。所以合理適當的愛孩子應從基本尊重孩子的獨立個體開始、幫助孩子發展成為他自己、真心誠意的關懷、合理的對待、教導與信任,並共享愉悅的互動關係,這樣的「愛」絕不是說說即可,而是透過父母師長一點一滴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實踐身教作為一個「榜樣」,讓孩子有所遵循與學習。

  身教乃是孩子透過認同學習,認同是非觀念、生活態度乃至人生觀,再於行為中表現出來,所以父母和教師都必須清楚了解自己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幾個諷刺的笑話是如此來詮釋身教的:「有個孩子在學校偷了同學的筆,爸爸知道後卻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你要筆的話,可以告訴爸爸呀,爸爸再從辦公室拿回來就好了呀」;螃蟹媽媽指責小螃蟹不可斜著走,親自示範後,小螃蟹說我就是學您走的呀;教育也一樣有著因果關係「要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於是您就不能自己窩在沙發裡看電視卻希望孩子聰明認真學習;希望孩子樂觀進取,父母就得用開朗的態度去看待挫折及其價值;雜亂無章、飲食無度、不守法紀的家庭又如何培育出生活規律、勤儉踏實、理性負責的孩子?

  幼教之父福祿貝爾名言: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真是至理名言!所有的父母親都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與成長,所以就請從要求自己的言行成為孩子的榜樣開始,用心適度合理的對待孩子做起,父母的成長必也帶動孩子的成長,相信和諧的親子關係將使彼此的人生更為圓滿。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孩子不愛讀書,在學校也坐不住,還常惹事生非搞破壞,我們當父母的經常三天兩頭就被叫去學校唸,我們也真的很無奈,說他念他,他又無所謂不痛不養的,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裡;要是罵他幾句,他回嘴罵的比我們還難聽;氣不過打了他幾下,他就離家出走,現在孩子這麼難教,我們真想不管他,放棄他算了」,「聽說你們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有辦法,乾脆安置在你們那裏,我們也省事,否則將來危害社會這樣也不好」。

 一、  就法律層面來說:民法明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兒童福利法亦規定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其兒童應負保育之責任;任何人對於兒童不得有遺棄、身心虐待等不當行為;父母及實際照顧兒童之人,違反兒童福利法情節嚴重,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四小時以上之親職教育輔導。也就是說既然生了孩子就要負責好好教養他,孩子有出現問題也理應由父母及孩子尋求資源共同處理,社會、政府是站在輔導、補充的立場協助,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責任是義務所以是不能放棄的。

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都還記得孩子剛出生時帶給家人的喜悅與希望;一定也對幼兒階段的孩子童言童語感到可愛,然而曾幾何時孩子身體長大了,心卻也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我們卻以為孩子長大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卻忽略了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的變化,而高品質的教養絕對需要落實於陪伴孩子每個階段的親子互動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與學習)。

三、  父母是天職好父母卻需要學習:孩子一出生,父母的角色隨即取得,但是要當個稱職的好父母卻是需要多方的學習,耐心、愛心不可少外,良好的習慣、優美的人格特質(勤儉、積極、負責、誠懇、樂觀、學習…)修持,更是身教重要的關鍵。

四、  哄騙罵打的速效絕不是良好的教養方式:許多父母選擇立即可見的效果但卻不利孩子的長期身心發展的教養方法就是先用哄的(聽話就給你),失效後改用騙的(不乖就叫警察抓去關),再不聽用罵的(想必傷其自尊)罵也沒用了只好使出狠招-打(看你還敢不敢),然而當孩子聚足反抗力量時也是親子關係緊張白熱化時。

五、  自在接納不完美,解鈴還須繫鈴人: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親子關係中的衝突問題在所難免,專業人員僅能提供我們良好的意見與方法,而親職教養是父母的天職無法假手他人,唯有父母誠心接納孩子,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從關懷中出發,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模式,尋回彼此的愛與信心。

六、  孩子的狀況督促我們內省並不斷成長:所有的生物透過生殖繁衍傳遞生命,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基於愛我們期待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孩子就像我們的一面鏡子,當我們發現原本該陽光燦爛般的孩子逐漸蒙上灰暗陰霾時,於情於理於法,身為父母絕對責無旁貸,找藉口、推卸責任都不是應有的態度,惟有體認親職教養沒有捷徑速效,必須不斷學習成長,落實修養提升品德於孩子身教中,當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信享有一份和諧幸福的親子關係絕非難事。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