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開學,學生個個興高采烈的回到學園,聊的話題不外乎是過年去哪裡玩?收到多少紅包?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聊個沒完。「過年好無聊,還不就是跟朋友到處晃,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拿到紅包」「我的媽媽最小器,只包給我二百元,說什麼怕我亂花,還是我阿公最好了,一包就是二千元」、「過年就是吃飽睡、睡飽吃,電視播的節目都差不多,比平常還無聊」、「我到處收紅包,也分不清誰給我多少,但和朋友天天出去吃喝玩樂,都花光了」、「我才生氣呢,明明是我的紅包,我媽還找藉口說什麼怕我亂花要幫我保管,我們還因此吵了一架」。聽到學生們的過年情形,我也索性和學生分享我「小時候」的過年。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大人們一年到頭難得不上工,家家忙著打掃、拜拜祭祖,準備一年一度豐盛的年夜飯,孩子們跟進跟岀的湊熱鬧好不忙碌。離家的親人也回來了,到了晚上全家圍爐吃年夜飯,大人們發紅包給孩子,小孩子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東西,買鞭炮抽糖果…,「過年」就真的是歡喜的氣氛。至於「紅包」,收到時的驚喜過後就等著繳交過完年的開學註冊費、午餐費,紅包袋內所剩已經不多了,再小心翼翼的放好等著支應預算外的其他費用…。或許是不寬裕的經濟環境,總是很感恩因為過年而享有難得的物質奢華以及收到紅包帶來的幸福感受,所以「過年」猶如為乾旱的農田下了場適量的雨水,足以讓種苗再發芽,滿心期待著。

我試著問學生:「收到叔叔給的紅包,是不是爸媽也發紅包給叔叔的孩子?」、「阿公給紅包,是不是因為爸媽也包了紅包給阿公?」同學們想了想滿臉疑惑的問我:「那這樣子,我的紅包錢其實也就是我爸媽的錢囉?」、「那大人幹麻要這樣給出去又從小孩子那裡收回來,到最後都落入我們的口袋?」、「我倒認為錢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每個紅包都代表一份愛與關懷,給你紅包的人一定是愛你疼你的長輩,金錢的運用就看你是要選擇輕易的揮霍或珍惜擅用每份帶著愛與關懷的紅包囉!」接著同學們開始討論若是從小到大都能將紅包存下來將來應該是個「有錢人」了。

再問同學知道過年的相關習俗及其意義嗎?看著同學滿臉疑惑的答「過年不就是吃年夜飯、拿紅包,還有不用上學嗎?」那你們就太小看祖先的智慧了:祭祖拜拜,慎宗追遠,感恩祖先神明的保佑讓我們又平安度過一年;大掃除,齊力合作除舊佈新掃去污垢掃去不如意,也不忘懷抱新希望;圍爐吃豐盛的團圓飯,也讓一家人的心緊密在一起;發紅包,有能力的人將努力賺來的金錢分享給長輩與孩子;甚至過年期間大人也會克制自己不打罵孩子,也約束孩子不能說不好聽的話,不論貧富家家總比平常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心情好一點,因為「過年嘛」!

最後我們一致的結論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流傳下來過年的習俗,真的是富有智慧與意義的」我們約好明年的過年大家都要參與家中過年的各項習俗,相信今後過年對學生們而言除了紅包外,也會有滿滿的「幸福」。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