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安自然農場的蒲仔盛產囉,除了有新鮮的蒲仔外,還有蒲仔乾、蒲仔水餃及鹹菜結,歡迎來訂購喔。
蒲仔(扁蒲、匏瓜、瓢瓜、瓠瓜、蒲瓜、壺蘆、葫蘆、蒲仔、匏仔):扁蒲含有蛋白質、脂肪、醣、維生素A、B、C、鈣、磷、鐵等。其中以鈣磷成分較高、能強健骨骼和牙齒。
瓢瓜01.JPG  

瓢瓜02.JPG  
鮮炒蒲仔:
材料:扁蒲1條、櫻花蝦15公克、香菇3朵、油2湯匙、鹽2/3湯匙、味精少許、黑胡椒粉少許。
作法:
1.扁蒲去皮,刨粗絲。香菇泡軟切絲。
2.起油鍋,略爆櫻花蝦及香菇絲,投入扁蒲絲同炒數下,淋些(1)的香菇水,略燜片刻,至扁蒲呈透明狀,加鹽、味精及黑胡椒調味,拌炒均勻可即可盛起。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安LOGO.jpg

本會是由一群熱心從事家庭、青少年及兒童服務人士所發起,結合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共同為家庭關懷而努力。並依人民團體法、兒童少年福利法設立,以興辦社會福利服務,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結合社會各界資源,致力於家庭關懷、兒童少年輔導,以提昇家庭功能,健全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為本會成立宗旨。

本會之任務有:
一、辦理兒童少年保護服務,舉辦兒童少年福利相關活動,推展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提昇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品質及水準。
二、推廣親職教育、家庭教育,提昇家庭功能,促進家庭健康溫馨、和諧美滿。
三、關懷弱勢危機家庭,從事高風險家庭之輔導,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關懷協助家庭自立自強。
四、從事國中青少年中輟輔導業務,致力協助中輟復學生回歸正常學習,建立生活常規與生活自信。
五、推展青少年體驗教育,發展青少年健康休閒活動,促進兒童少年健全身心發展,提倡青少年正當休閒運動。

本著發揮社會工作之擅用資源與創造價值之核心理念,深化土地利用與學生輔導的雙重價值,將場地、設備、人力、專業知識做最有效的資源整合。本會設置『得安學園』合作式中途班,乃是以輔導協助中輟學生復學學習及協助未升學未就業之青少年職涯探索、職業體驗,活化青少年學習內涵,以發揮潛能貢獻社會為主要工作目標。

 01.JPG  02.jpg
得安學園結合有機耕作提供學員另類學習的園地 由師生共同營造的校園生氣盎然
 03.JPG  04.JPG
多元發展課程協助中輟復學學生找回學習的樂趣 電腦資訊課程讓學員培養資訊的核心能力
 05.jpg  06.JPG
透過體驗教育培養學員團隊與合作 有機農場的學習讓學員體會辛勤付出與歡喜收割
 07.JPG  08.JPG
多元學習就業技能訓練為課程一部份 原就讀學校師長到學園關懷學生適應情形
 09.jpg  10.JPG
由專業社工師提供個別會談輔導 就業力培訓協助未就業青少年提升職場適應能力
 11.JPG  12.jpg
職場觀摩學習幫助青少年未來能找到適性工作 職場體驗讓學員從工作中學習就業實用技能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會與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合作推出「少年On Light計畫」,主要是針對15-19歲國中畢業後,未繼續升學也未就業的青少年,提供持續學習或進入職場的培訓課程,由全國北中南東各區共23個具青少年輔導經驗的非營利組織,擔任培訓單位共同合作,在四個月的培訓期間內提供職涯探索、體驗教育、就業力培訓及工作體驗等課程內容,讓青少年探尋本身的職涯興趣方向,及培養實用的就業技能。若有就業意願者,則協助安排二個月的全職職場見習,引導他們後續穩就業;針對沒有意願進入職場的青少年,則協助他們回流教育體系進修,或是協助提供職業訓練的資源。
06.jpg

現今青少年失業問題,是大家相當關心的議題,我國15-19歲青少年在96年的平均失業率達11.13%,略高於鄰近的日本及韓國,因此青輔會除了持續推動大專校院青年的就業力提升計畫,以縮小學校教育到就業市場的落差,同時也關注到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的這群「高關懷、高風險」青少年,透過與教育部及勞委會的合作,期望能為沒有繼續升學,也尚未就業青少年提供一個找尋自我探索及定位的管道,協助更多的未就學未就業青少年找尋人生目標。

「少年On Light計畫」的推動目標是期望能夠在國中畢業後的青少年人生發展關鍵時期,透過計畫中非正式教育及就業技能培訓課程,給予青少年社會適應及就業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並藉由個案輔導員的全程陪伴及三個月的後續持續關懷追蹤,協助這群青少年及早奠定未來就學或就業的基礎,找到自我的目標並踏穩人生的腳步。
 
「少年On Light計畫」培訓對象為15歲以上未滿20歲,國中已畢業或結業、或是高中職休退學的青少年,第一班已開訓,第二班預定3月20日開訓,欲報名從速。只要目前未升學未就業,也未參與任何政府職業訓練課程者,皆可直接接洽本會報名,或是撥打本會洽詢專線:(039680543報名。報名表下載:http://www.badongo.com/cn/file/13390538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業:水電工
姓名:謝立偉
年齡:17
資歷:1

_MG_6855.jpg  

做水電除了生孩子,什麼都要會-吳意廷

  五月初夏,驅車行過雪隧,沿途農田與獨棟豪宅交錯,偌大的蘭陽平原有許多新建民宿,忙碌的工人辛勤著。待車子轉進小道,拐過幾畝油綠的田地,一棟還在興建中的三層樓建築矗立在田裡,灰白的外牆與綠意頗不協調,感覺像在農田間插上人體模型,而不是稻草人。

 

 營造工人在工地裏忙碌著進出,隨著水電行的吳意廷老闆步過前廳,經過安裝中的室內電梯,繞著還沒安裝扶手的水泥階梯上了二樓,拐轉後就在無門的隔間裏見到了17歲的謝立偉。此時立偉正進行水壓測試,只見他將所有水管出口洞塞住,只保留一處測試孔,透過水壓測試水管內部是否通暢,有沒有阻塞。今天的工程進度,得要完成這超過百坪建坪所有水路管線測試。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期初的家庭訪視是我在學生輔導工作上很重要的一環。家庭是影響孩子最基礎、最重要的地方,尤其在建構個人的觀念、生活習慣、態度乃至認知上都佔有絕對的影響力。在學園學生的家庭訪視過程中,發現一個現象即是「現代孩子少有做家事的習慣」。而當我進一步再追問家長是否會要求孩子共同參與家事時,家長們總是灰心喪氣的說:「要孩子做家事,就要和他吵架,還是自己做比較快」或是「想都不敢想,求他不要再給我惹事就夠了!」,言語中充滿了對「親子關係」的失望與無奈。
  在現代經濟掛帥的社會,父母親也迷失在「錢」的虛幻價值中,有些父母認為做家事又不能創造利益,所以只要求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才有能力賺更多的錢,所以從小幫孩子打理好一切生活起居,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在養尊處優之餘,也往往養成不負責任、不懂尊重、感恩、自我中心的性格;所以與其說「親子關係」不良,導致父母叫不動孩子做家事,倒不如說是「沒有教導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習慣」,易造成日後孩子各項能力發展受限,甚至引發親子關係的疏離。
  讓孩子參與家事好處真的很多,以我個人為例,兩個女兒從小就是我做家事的好夥伴,尤其星期假日的大掃除,女兒會播放我們喜愛的音樂然後穿上工作圍裙,一邊聊天一邊工作,有時也會心血來潮交換工作或是發揮創意改變工作方法甚至改變家中擺設,在清潔工作完成後再來個點心製作時間,我們總是在愉快嘻笑中完成很多家務,無形中也訓練了她們身手靈巧,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共同負擔家務中以提升生活品質外,也體會到家人間彼此關愛、互助合作的幸福感受
  一、做家事沒有年齡限制:二歲的孩子用唱兒歌慰勞父母辛苦、收拾自己的玩具減輕父母負擔。四五歲學習摺衣服、遞茶水,小學之後舉凡掃地、拖地、洗晾衣服等一般家務都可以自己動手來。
  二、以家庭生活為中心:很多父母常以孩子為生活中心,總是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每天跟著孩子打轉參加各個補習,認為孩子已經夠忙碌了,哪有時間做家事;凡事為孩子準備設想周到,其實也是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家事應該是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家人分擔能力範圍內的家事是善盡自己的家庭責任並非是幫爸爸或媽媽的忙。
  三、耐心陪伴沒有捷徑:孩子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剛開始做家事時難免會有力不從心的情況,此時父母要有耐心指導、包容、鼓勵,切忌責罵、抱怨、數落,甚至搶回自己工作,也易造成孩子的低成就感。
  四、成員共同參與家事,凝聚幸福情感:家庭事務透過家人共同討論、決定,發揮創意甚至一起工作,一起快樂聊天,分享感受,彼此欣賞,讓做家事成為親子間優質的互動。
  五、合理要求,有所堅持:不要一味以懇求或恐嚇威脅甚至物質交換、賄賂等手段要孩子做家事,也不要因為孩子課業或其他理由同意孩子不必做家事,只要要求合理,還是要堅持正確的決定並要求孩子應有的具體行動。
  心理學家甚至為從小有無做家事的青少年做過長期研究,發現小朋友從小的時候,父母有訓練他們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後在人際、樂觀、自信、負責、勤奮、主動、挫折容忍度、關懷他人、精神健全乃至經濟上都較從小不做家事的孩子有明顯的優異表現。做家事好處這麼多,關心孩子的父母親們豈可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作者:得安學園主任  游美貞 )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知道2008年台灣國民平均壽命是多少呢?〈答案在下方〉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動對於青少年勞動市場的影響,可由失業率觀之,青少年(15-24)失業率在2007年、2008年分別達10.65%11.81%98年度8月份的失業率則是高達15.77%,較去年度同月份增加了2.33%,也較於其他年齡族群的失業率來的高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成立六年來做為民間青少年團體政策倡議的平台,並長期關注青少年六大權益,其中之一便為就業權。從2008年起,台少盟和台北市勵友中心、台北市乘風少年學園、苗栗牧羊人之家及宜蘭得安家庭關懷協會等四個團體共同執行公益彩劵回饋金補助計畫─「青少年創意職場遊樂園暨就業育成計畫」,以實際輔導青少年就業的方式,掌握輔導青少年就業的困境及願景。

 執行過程中我們發現青少年的就業機會容易因為教育、就業技能、經驗與訓練的缺乏而受到限制,此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勞動市場產生了許多新興的行職業,雖讓就業型態更為多元化,但是也容易讓他們進行職涯規劃時更加無所適從,因此需要有專業的就業輔導人員從旁協助與引導。但因目前國內從事青少年就業輔導工作的專業人員正值起步,經驗尚不足,故易因對勞動市場的不熟悉,以及對於青少年就業力、就業輔導諮詢技巧的陌生,而未能協助青少年具備更好的職涯規劃能力。因此,在尊重青少年的特質、屬性並進而有能力發掘其可塑性與潛力的原則下,如何讓青少年就業輔導人員能具備更好就業輔導知能與就業力的診斷能力,以協助青少年在職場上肯定自己,將會是輔導就業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環節。

因此台少盟將透過北、中、南、東四區小型工作坊的方式,針對青少年就業輔導員或有需要協助青少年就業之工作者,舉辦培訓課程介紹青少年就業力、青少年就業諮詢與輔導、青少年所感興趣行職業的職業特性、勞動法令等四大主題的介紹,與輔導青少年就業的經驗分享課程,是您今年必上的就業力知能養成六堂課!每場次僅20名,請把握機會報名!

青少年就業輔導員培訓北部場次工作坊報名表

工作坊報名請於20101月29日(五)前以傳真至02-6630-5882或E-mail至jnsying@gmail.com,謝謝您。

姓名/職稱

 

聯絡電話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9331.JPG  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是我們今天職訓班職場參訪的目的地,協會輔導的孩子大都是學習弱勢與經濟弱勢的學生,中華商海建教合作班是我們參訪的主要對象,建教合作班提供在學的建教實習,讓經濟弱勢的學生能在困窘、拮据的生活困境中提供自己再學習、再成長的機會。

當老師的總是苦口婆心推薦需要再學習的孩子選擇建教合作班就讀,十四、五歲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建教班是蠻合適的。老師們也總認為,學生進了技職體系的學校,有了基本的職場技能與基本的學歷,給孩子奠定了基本的社會生存基礎,期待的是學生一個較穩當與可預見的職涯規劃,畢竟人是要有希望與目標的,而且目標與希望不可以太遙遠。

DSC09333.JPG->小烏龜是今年航海科一年級的學生

小烏龜是參訪當日被學校指派來當接待的在校生,小烏龜的大方與從容應對,有別於老師們對他在園學習的過往映像。充分介紹他在校的學習與點點滴滴,小烏龜興奮的說著:「今年暑假的航訓可能要去哪裡!也可能會去哪裡!」的興奮與期待,也讓老師們為小烏龜即將的啟航感到高興與欣慰。

DSC09349.JPG->感謝校方的熱忱接待與超大的雞腿午餐饗宴

學生們喜孜孜的吃著豐盛的午餐,在抹去嘴上的油光與真誠的道謝後,我們順道帶領學生參觀萬里著名的野柳地質公園,小烏龜在學校的特許下給了半天的公假,陪同我們到地質公園參觀。

DSC09346.JPG在遊程的路上,早有聽聞的大陸觀光客人潮果真見識到了。我們沿著海潮帶的岩石區探訪,在一處處的海潮深溝,看見各式各樣的海岸生物,螃蟹、各式各樣的熱帶魚,海蝸牛、岩壁突擊隊海蟑螂….等,最後我們攻頂登上最高處的燈塔,在燈塔處的涼亭,我們迎風遠望,讓海風吹涼一身的熱氣與喘吁,大伙遠眺拍照,竟有學生把基隆嶼給說成是龜山島!    

 

文/浴沂 圖/浴沂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 逆風部落格 版主 蔣慧芬
 
在一個萬分晴朗的午後,逆風與台少盟一行人來到了宜蘭羅東,探訪我們的合作夥伴~得安家庭關懷協會。一到火車站,得安執行長建清大哥就開車來接我們了,隨著車子從熱鬧的市區開到了綠油油的田埂,我內心不禁納悶,在這樣接近偏僻的鄉間小路,會有什麼學園藏身在其中?
然而眼前的景象的確帶給我不小的震撼,藍天映襯著廣大的草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得安學園有機農場,一個讓孩子待過就捨不得離開的地方。

1.jpg 
 建清大哥帶領我們走進這片偌大的草原,邊走邊說著得安的歷史,當初只是為了給青少年們一個沒有誘惑、不再輟學的環境,因此在志工吳玉東先生的捐助下,提供了這一塊1400坪的地做為得安學園的新家,於是師生們就靠著自己的雙手,攜手開闢了得安學園有機農場。與其他中輟學園很不一樣的是,孩子們一早來到學園,不是急著進教室上課,而是到菜園裡幫忙整地除草、施肥灌溉。

學員阿輝正與農場阿伯學如何整地除草
2.jpg  

在這裡存在的一草一木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像是整片的澳洲茶樹可以提煉茶樹精油與香皂,旁邊的菜園裡則種滿了地瓜葉、空心菜、紅鳳菜、韭菜,再走過去則是培植香草的溫室及絲瓜棚,建清大哥說,他們的蔬菜與水果完全不用農藥,使用天然堆肥,所以除草、除蟲就成了每天很重要的工作。
整整兩排綠油油的地瓜葉田,旁邊種的是茄子,好像看到真實版的開心農場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高興有機會認識麥子老師
並邀請他來教導我們的學生木工課
在造訪他的木工教室時
被他的作品所吸引
在他的部落格中  他說:他不是木匠也不是裝潢師傅 ,不求雕龍畫棟,但求回歸木頭原該有的生命。
的確  從他的作品中  感受到那份  優雅  休閒  生活  和木頭的生命
↓      ↓      ↓      ↓      ↓      ↓      ↓      ↓      ↓      ↓
我們的第一堂木工課  製作各種動物造型的小擺飾
01-2.jpg 
第一堂木工課  學生都覺得很新鮮有趣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表現於個人的習慣、態度、生活適應和價值判斷上成熟的道德觀與健康人格息息相關。它是個人幸福之所賴,社會安定發展的憑藉,更是個人不斷發展和精神生活的動力。二十一世紀,無論在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等各方面,變遷極為快速,競爭與壓力是現實生活的特質:多元價值與開放的社經活動,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因此,培養學生心理健康人格,才有樂觀、勤奮、上進和開朗的生活態度。教導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及品德,才能創造個人幸福和社會繁榮,提升國家競爭力,面對國際化及全球化的競爭,教育不但要把人教得聰明和有能力,更要培養健康的心靈、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才能開展個人幸福、潛能和視野,促進國家社會的繁榮與進步。因此,e世紀的人力觀念,將是能力、健康和道德的融合。國民教育必須在人格教育及道德教育上多下功夫。

  道德教育再受重視,約在二十世紀90年代心理學的研究指出道德發展良好的學生,自信心較高,人際關係良好,合作學習及成續表現部較傑出,近年來,美國及歐洲國家對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普遍重視,他們對學生的生活紀律和規範極為重視,對於基本道德陶冶和啟發亦多所著力。亞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亦重視這方面課程。道德不是光靠說教能培養得出來的。它需要透過習慣的養成、生活體驗、身教和討論等陶冶過程才培養得好。道德不是短時間能教得來,更不是長大之後才教,而是從嬰兒開始,就應進行陶冶。最近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的研究,更提供豐富的知識,告訴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思考和價值判斷,必須及早開始。多年來我從事輔導工作,對於不同年齡層生活適應問題,有更多了解。我相信現實療法的大師葛拉塞(William Glasser),對健全人格所作的指陳是正確的。他說,個人能成功實現其人生,是從面對現實、責任、道德和參與中發展出來的。因此中小學生道德教育,不僅要提早進行,更要從生活體驗、負責與情境參與中培養。以下我提出幾個最根本的道德教育觀念,供大家作參考。

一、重視道德陶冶
  孩子需要一套道德價值和生活準則,用以判斷是非善惡,諸如誠實、友愛、負責、正義、信仰和對生命的珍愛等等。他們也需要具體易懂的基本生活規範,做為發展自律的基礎。這些作息、待人、學習、工作和娛樂的好習慣,若在童年之前沒有形成章法,未來他的人際關係、情緒和自尊的發展,將受到阻礙。美國雷根時代的教育部長班奈德(William J.Bennett),在他卸任之後編了一本《美德書》(圓神出版),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他說:「對於孩童的生命最具影響力、最具決定性的,莫過於沉默的生活規範,所發揮的道德力量」他接著說:「除了規範、習慣和範例之外,還需要道德的認識能力。
」於是他用故事、詩、散文和其他作品,幫助孩子認識道德。當然,他更重視身教的示範,因為兒童必須親眼看見大人以嚴肅的態度實踐道德。三十年來,我從事心理輔導工作,大致獲得一項結論:道德的能力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生活幸福的動力。因此,父母親應該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很容易被誤解為嚴格遵守準則規條,而造成良心的責備、內疚、刻板和聽命於權威;也易被錯解為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凡事要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前者造成心智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康;後者則易生反抗,導致道德教育的失敗。我認為道德教育是透過生活經驗、習慣和認知建立起來的高級心智力量。它有三個必須把握的要領:
1.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或建立規範。
2.身體力行,父母師長要以身作則。
3.孩子表現出來的善行,要予以肯定、欣賞或獎勵
  如果你拿著道德準則,嚴格要求孩子去遵守,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在經驗中建立道德準則,在孩子能領會的故事、詩篇和散文中,辨識善惡是非。以下幾種方式,對孩子道德能力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與全家便利商店共同推出『逆風少年大步走』公益行動,預定將所募得經費協助失學失業青少年展開就業力培訓,並成立北中南東逆風少年就業力培訓據點。同時,台少盟也與五家協力團體發起愛心雇主大募集行動,號召全國各地的愛心雇主與師傅們加入大前輩計畫,提供職場體驗機會,牽成這群不畏逆風的少年,踏出職場圓夢的第一步,希望此次計畫可招募到200個職場體驗機會。

本次計畫的協力團體包括:宜蘭得安家庭關懷協會、勵馨基金會、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乘風少年學園、花蓮少年之家,已累積一年的開辦就業力培訓班的經驗,其中,就業輔導員們發現,逆風少年們最需要的便是可以引導他們進入職場熟悉環境、養成就業態度與穩定就業的師父或前輩們。因此特別在歲末年終強力號召全國各地的愛心雇主與師傅們,可以貢獻職場體驗機會,成為為逆風少年們的「大前輩」。逆風少年就業培力團隊則會提供愛心雇主指導津貼,參與本計畫的商家亦可獲得支援人力及建立青少年人力資源,同時有青少年就業輔導員協助發展良好的師徒關係,讓逆風少年就業力培訓工作推展得更為順利。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逆風少年大前輩-愛心雇主大募集行動」主要在於協助逆風少年透過職場見習,獲得從態度、理念到實務面的職場學習經驗,鼓勵少年學習規劃職涯發展,並幫助雇主們從中發掘及培養年輕人才。招募期間將從2009121520101231

葉大華進一步表示,計劃招募之「愛心僱主」所需具備條件如下:(1)希望能針對:平面設計類、文化創意類、店舖零售類、貨物銷售類、製造業、流通業、網路行銷類、文化觀光業等行業提供職場見習或就業機會;(2)需指派一位專責「師傅」指導見習青少年相關業務流程與技能,並定期瞭解其工作狀況;(3)提供友善工作環境及向同事說明;(4)工作內容能引發見習青少年學習動力、具變化性及合宜的勝任度;(5)未來可提供助理或工讀的就業機會;並願意提供薪資津貼。而招募之「逆風少年大前輩」需具備條件:(1)願意提攜後進;(2)願意花時間陪同、指導見習青少年,並定期瞭解其工作狀況;(3)提供友善工作環境及協調同事;(4)工作內容能引發見習青少年學習動力、具變化性及合宜的勝任度;(5)需有愛心、耐心及包容特質。

1218記者會現場也特別邀請到兩對來自台北及宜蘭配對成功的逆風師徒們:逆風少年阿寶、沙士,以及他們兩位大前輩雇主:捷盛印務有限公司林顏裕負責人、榮億水電行吳意廷負責人。現場分享他們擔任逆風少年大前輩的甘苦談經驗,以及現場實際展現培訓成果。

來自宜蘭16歲的沙士,是個未升學未就業、對未來毫無生活目標的少年,常常窩在家裡打電動的他,是個十足的宅男,由於是個單親孩子,媽媽長年在外工作,因此長年與外婆一起同住。有一回媽媽在廣告上看到得安家庭關懷協會招生訊息,因此先替哥哥可樂報名參加,可樂在就業培力課程、職場見習到穩定就業階段,都有良好的表現與獲得滿滿的收穫,媽媽看在眼裡甚是欣慰,於是也鼓勵沙士報名參加課程。

在一開始,緊張矇懂未知是正常的,沙士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哥哥一路成長的轉變盡收眼底,他開始由家裡的小房間走出來,迎接他的新未來。沙士是個非常聰明的少年,他懂得在就業培力課程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懂得在現階段中他需要的是一技之長,因此格外認真學習。機構安排他到榮億水電行職場見習,學習到職場的倫理與道德、水電的知識及應用等,摸索著大大小小的工具與管路,沙士也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一樣,感受著另一種使命感與責任,師徒傳承的力量,正在交棒著。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沙士家處偏遠,又是砂石車常出沒的道路,未滿18歲的他也沒有駕照,水電行吳老闆知道這個情況後,從職場見習、穩定就業階段到現在,每天義不容辭接送沙士上下班,這樣的氣度與愛心扶持,令人感佩在心。而在8月間適逢八八水災,「逆風少年大步走」亦發起逆風少年參與八八賑災行動,期待著逆風少年在接受別人幫助之餘,也懂得幫助別人。沙士也在吳老闆大力鼓勵下加入這波行動中,一同到高雄縣旗山鎮援助災民,讓自己的流汗發揮在有意義的地方上。

 

 981218-4.jpg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安家庭關懷協會與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合作推出99年「少年On Light青少年職能培訓計畫」,主要是針對15-19歲國中畢業後,未繼續升學也未就業的青少年,提供持續學習或進入職場的培訓課程,避免因為失學又未就業而造成青少年發展上的風險。希望透過探索職涯及體驗教育課程,幫助青少年瞭解自我、定位方向,重新塑造青少年自信心、團隊精神及溝通能力,培養學習與就業能力。在四個月的培訓期間內提供職涯探索、體驗教育、就業力培訓及工作體驗等課程,內容包括:中西餐、汽修、烘焙、美髮、美容、木工、水電、園藝等,讓青少年探尋本身的職涯興趣方向,及培養實用的就業技能。並由專業就業輔導員及社工員提供個案、團體輔導協助,若有就業意願者,則協助安排二個月的全職職場見習,引導協助後續穩定就業;針對沒有意願進入職場的青少年,則協助他們回流教育體系進修,或是協助提供職業訓練的資源。
去年參加培訓計畫的少年阿偉分享說:「還沒有參加這個計畫前,都在家裡打上網電腦,大部分時間都不知道要做什麼。一直到哥哥先報名參加這個活動後,覺得很不錯,向得安協會推薦,自己才有機會參加這個計畫。上課後慢慢發現協會的主任老師都很有耐心的教導,每個禮拜還會排時間帶學員從事戶外活動,也發現在學園比在家裡好玩多了。」阿偉起初參加課程時,總是表現出一付酷酷的模樣,也不太會與人打交道。就業輔導員發現阿偉並不是排斥職能培訓的課程,而是他只是喜歡一個人默默的做事,不善長在眾人面前表現自我。於是就業輔導員讓阿偉施做職業興趣測驗、人格特質測驗,和阿偉進行生涯規劃諮商,幫助他重新認識自己的職業性向,釐清自己的優點,並且鼓勵他朝技術性質的工作去學習。
在上水電課程的時候,就業輔導員將阿偉推薦給從事水電行的講師吳老闆,希望能跟在吳老闆身邊學習技能,同時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熱心的吳老闆一口答應這項請求,同意將小偉帶在身邊,提供他一個可以學習、工作體驗的機會。熱心的吳老闆還體諒阿偉的住家較為偏遠出入交通不便,而阿偉因未滿18歲依法令規定不能騎乘機車,特別每日給予接送協助,解決了阿偉在交通上的困難。
在吳老闆的用心帶領之下,再加上阿偉自己肯做肯學的良好態度,不久後就體會到工作上帶來的成就。現在阿偉不但完成工作體驗,漸漸能夠獨立完成許多工作。同時也正式成為企業志工吳老闆水電行的正式員工,已經持續工作超過半年的時間。
現今青少年失業問題,是大家相當關心的議題,15-19歲青少年在96年的平均失業率達11.13%,略高於鄰近的日本及韓國,因此青輔會積極推展為沒有繼續升學,也尚未就業青少年提供一個找尋自我探索及定位的管道,協助更多的未就學未就業青少年找尋人生目標。「少年On Light計畫」的推動目標是期望能夠在國中畢業後的青少年人生發展關鍵時期,透過計畫中非正式教育及就業技能培訓課程,給予青少年社會適應及就業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並藉由個案輔導員的全程陪伴及三個月的後續持續關懷追蹤,協助這群青少年及早奠定未來就學或就業的基礎,找到自我的目標並踏穩人生的腳步。
「少年On Light青少年職能培訓計畫」預計於4月12日開班,培訓期間為期四個月,參加者費用全免,培訓對象為15歲以上未滿20歲,國中已畢業或結業、或是高中職休、退學的青少年,只要目前未升學未就業,也未參與任何政府職業訓練課程者,皆可直接接洽得安家庭關懷協會報名,或是撥打洽詢專線:(03)9680543找林先生報名。

少年On Light青少年職能培訓簡章
壹、計畫目的:
提供青少年持續學習的機會,避免因為失學又未就業而造成青少年錯誤學習、發展的風險,希望透過探索職涯及體驗教育課程,幫助青少年瞭解自我、定位方向,重新塑造青少年自信心、團隊精神及溝通能力,培養學習與就業能力,協助青少年就業或繼續升學。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灑下愛與希望的種苗 植物在日曬雨足勤耕施肥下長得好,
狂風驟雨揠苗怠惰便易荒蕪;
教育又何嘗不是遵循著大自然的運行,
當為心田耕耘灑下愛及希望的種苗,
生命的熱忱亦將發芽成長

五月的烈陽,曬著一群從沒拿過鋤頭的師生
堅信每鋤一下就越接近夢想一步在他們耕耘有機
農作物與栽種的過程中
是學生們用盡力氣在土地上盡情揮灑汗水與體力

在這裏,他們學會「辛勤付出與歡樂收割」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發生的「竹科余姓工程師遭青少年被毆致死案」驚動社會,因此引發行政院長劉兆玄召開「研商暑假將屆可能衍生治安問題之具體強化作為」會議,避免青少年暑期打工涉足不良場所,並指示青輔會即刻召集相關部會討論暑假打工制度,研究國營事業及金融機構等單位,未來能否在暑假期間多提供一些打工機會,並預防青少年打工被騙。事實上政府單位於暑假期間一直都有「青春專案」進行防範犯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查處,然而加強提供暑期打工機會卻是頭一次列為重點工作。顯見台灣政府已將青少年就業/失業層面可能導致的犯罪或治安問題納入犯罪預防工作的思維裡,青少年受雇的不穩定性以及尼特族、隱蔽少年、Working Poor、網咖難民等令人擔憂的「青少年問題」逐漸受到政府與社會大眾的注意,然而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青少年就業問題及相關政策,其它國家又有何異同的看法?這正台少盟籌辦此次【東亞青少年就業政策與方案研討會】的重要意涵。

研討會首先由台少盟葉大華秘書長進行簡報日本「東亞青(少)年問題」研究小組有關日、韓、台三國之「從學校到職場移轉情形」及「青少年就業政策」比較之研究成果在台灣首度授權發表。該篇報導指出研究小組以日、韓、台三國就教育、青少年受雇、社會保障等議題進行跨國比較分析,有幾點發現:
1) 90年代以後,不論日、韓、台都呈現出高等教育擴張的趨勢,高中/職畢業生繼續升學比例高達八成以上,但大學畢業生增加了,整體就業環境中的就業機會並沒有等質量的增加,導致「文憑通澎化」、「文憑無用」,高學歷低就業成就的現象可能發生排擠高中職等較低教育程度者的工作機會。
2) 各國對於青少年失業問題的定位與「緊急程度」各有不同,由於台灣整體失業率的攀升,導致政府必須直接面對與處理失業問題,往往青少年失業問題或其就業政策不在政治中的優先順序之中,不斷重複就業、失業的青少年在社會保障制度(如:失業給付)往往是被最忽略的一群,資料顯示台灣「29歲以下」請領失業給付者的比率最低(7.6%),多半只能透過家人的支持,或第三部門(NPO或社會行企業)提供之補充性就業機會來填補,但實際效果並不明確。
回應人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勞工研究所周玟琪副教授表示,台灣15-24歲青少年失業率對教育程度上以大學及以上最高(14.16%)、國中及以下(13.56%),學校到職場的銜接機制的確有待改善,應重新定位與思考大學的社會責任。而25-29歲的失業人

口每年都攀新高,相對於以往政府較重視中高年齡失業問題來看,45歲以上失業人口佔總失業人口的17.9%,而15-29歲失業人口卻高達47.7%,15歲以上的勞動人口佔24.4%,其中,青少年失業人口中僅32.1%領取失業給付,因此,政府提供青少年就業服務模式要更具彈性、便利與思考青少年就業不穩定性與職業探索的需求,或許可以參考歐美日日等國「Job Cafe」單一窗口服務模式,且政府在就業保險制度規劃上需提供確保青少年失業期間最低的經濟安全保障之就業安全網。
另一位回應人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李易駿副教授表示,從青少年失業問題探討中的確反應出青少年將學業挫折帶進職場挫折,以及背後更深層的身份認同問題,在面對及處理青少年失業問題,也應從對國家整體社會福利體系威脅,以及青少年失業或轉銜困難所造成的社會成本的角度思考。青少年就業政策的價值並非指花費在每一位青少年就業培訓課程上的各項成本,而是投資青少年的未來對於整體社會發展,以及青少年長遠的生涯認同所帶來的意涵。
研討會下半場邀請遠道而來的「香港明愛電腦工廠」陳志光督導主任,以及「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吾優造青少年就業培訓計畫」劉李林項目發展經理,分享青少年就業培訓方案上,如何開展青少年感興趣的特定職種的成功經驗,如「香港明愛電腦工廠」以電腦回收及重用累積10年以上的成果,引導青少年參與電腦回收後重新組裝的工作培訓,不僅以低價銷售二手電腦給經紀收入較差的家庭與青少年,更透過企業贊助的方式,將二手電腦分送至非洲國家,可別低估過去10年累積辛酸血淚史,從草創之初香港沒有人願意買他們組裝的二手電腦,到如今排隊才能買的盛況,也為在此接受培訓的青少年帶來工作上的成就感。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吾優造青少年就業培訓計畫」則是以旅遊導覽做為青少年就業培訓的嶄新職種,訓練期短(2-3個月)但課程內容充實,「一條龍」的就業跟進及轉介服務方式,並搭配結合旅遊導覽的證照,接受這項培訓的青少年有高達七成以上的成功就業率,並透過旅遊導覽課程發展出來獨具創意的墳場導覽、文物導賞及軍事地道探索等「創收活動」,讓每一位學員有機會實踐所學,也有機會賺取額外的收入。

d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